首页 > 信息动态  > 最新资讯
水性工业漆施工可能遇到的问题
来源:www.whyltl.com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9日
  水性工业漆施工容易遇到的问题汇总如下:

  1.涂膜的起泡和爆孔(针孔)
  2. 涂层闪锈
  3.涂膜缩孔
  4.涂膜开裂
  5.涂膜浮色和发花
  6.咬底
  7.颗粒
  8.橘皮
  9.流挂
  10. 回黏
  11. 剥皮
  12.发白
  13.失光
  14.渗色

  下面是水性工业漆施工过程中漆膜常见的一些现象及防治。
  俗话说“三分涂料,七分施工”,水性工业漆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大部分与油漆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相似,但是,水性工业漆与油漆属于完全不同的体系,有自己的特性和特点,内因决定外因,相应的,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也会有相应的解决方法:本文主要讲述的是上述问题中的第五到第八点。

  涂膜浮色和发花

  (1) 问题现象发花指新涂成的防腐涂料涂膜中存在多种颜料的不均匀分布,通常呈条斑或蜂窝斑状,可以理解为颜料垂直方向的分离。浮色是指涂料施工之后湿膜中的颜料呈水平方向层状分离,也就是涂料涂膜中多种颜料的一种或几种较密集于涂膜表层呈均一的分布,但却与原配方有明显的颜色差别。

  所以发花是色漆表面色调不一致,出现斑点和条纹等产生颜色杂乱的外观缺陷。涂料中至少含有两种颜料发花现象才会明显;浮色是指表面颜色致的,但与应有的不一样。使涂膜表面与内部的色调不一致。浮色最困扰的是随施工条件的不同而程度不一,使用同一涂料而有不同的颜色。
  (2)产生原因

  ①颜填料粒子的粒径对涂料浮色发花有一定的影响,粒径分布广,浮色发花的可能性就大。涂料在干燥过程中,粒径较细的粒子易于上浮,导致颜、填料的分布不均而造成;

  ②白色基础漆与外购的色浆混溶性差,会导致漆膜浮色发花现象的发生。

  ③混合颜料湿润分散不好,产生絮凝,聚集的大粒子运动变缓慢,与未絮凝的颜料粒子形成运动速度差,颜色分布不均,形成发花、浮色;混合颜料中各种颜料比重差别大,湿润分散不好,密度小的颜料浮在涂料涂膜表面,会造成发花与浮色。

  ④颜料粒子因保护不够,颜料絮凝,或发生亲和絮凝,或颜料粒子间存在桥架絮凝,导致浮色发花。

⑤湿膜厚、基料黏度低和挥发速度慢,会使湿膜在低黏度保持更久,而使颜料沉降更多,使浮色加剧。
  (3)解决措施

  ①避免絮凝使用低密度细顔料,用挥发更快的溶剂和黏度更高的基料。湿涂膜干燥时溶剂不均匀蒸发使表面产生表面张力差而引起对流现象,这是产生浮色的驱动力。

  ②验证基础漆和色浆的相容性,调整至符合标准要求。

  ③选择合适的润湿分散剂,撤换粒径分布广的颜料种类,防止因粒径差带来的浮色;添加带触变性的粉料如高岭土、硅灰石、四凸棒土、膨润土等,减弱贝纳尔多涡流作用,减弱浮色。

  ④根据配方中颜料种类(色浆种类)、乳液种类、增稠剂种类、润湿分散剂、以及填充料种类,添加相应的润湿分散剂。

  ⑤遵循“薄涂多道”原则,免湿膜过厚,避免涂料黏度过低,调整涂料干性。

  咬底

  (1) 问题现象咬底,是指上层涂料中的溶剂把底层漆膜软化、溶胀,导致底层漆膜的附着力变差,而引发的起皮、揭底现象。发生这种情况时,涂层出现膨胀、移位、收缩、发皱、鼓起,甚至失去附着力而脱落。
  (2)产生原因

  ①底漆未完全干燥或底漆为氧化交联型或双组分固化型,漆膜未经高度氧化和聚合成膜之前,就涂面漆,面漆中的溶剂将底漆溶解软化,导致底漆被咬起,并与原附着基层分开。
  ②刷涂面漆时操作不迅速,反复刷涂次数过多则产生咬底现象。

  ③底漆、面漆不配套,面漆的溶剂溶解力太强。

  ④在高温情况下,一次性喷涂过量,使涂层无法彻底干燥,进行上涂时又强制性干燥。

  (3) 解决方法

  待底层涂料完全干透或反应完成后,再刷涂面层涂料;刷涂面漆时,要技术熟练、操作准确、迅速,防止反复刷涂;底层涂料和面层涂料应配套使用;避免一次性喷涂过量,并且涂层间应充分干燥,避免在异常高温下涂装;对于严重的咬底现象,需将涂层全部铲除干净,待基层干燥后再选用同一品种的涂料进行刷涂。
  颗粒

  (1) 问题现象涂膜中颗粒较多,颗粒形同痱子般的凸起物,手感粗糙、不光滑。

  (2)产生原因

  ①基层处理不合要求,打磨不光滑,灰尘、砂粒未清除干净。

  ②调配漆料时,产生的气泡在漆液内未经散尽即施工,尤其在寒冷天气容易出现气泡散不开的现象,使漆膜干燥后表面变粗糙。

  ③施工环境不洁,有灰尘、砂粒颿落于涂料中,有灰尘、砂粒等杂物混入涂料中,或刷涂工具粘有杂物。

  ④超喷时,漆雾污染了漆膜。

  ⑤固化剂使用不当,两组分相容性差,或使用前未充分搅拌均匀或过滤引起颗粒。
  (3) 解决方式

  基层不平处应用腻子填平,再用砂纸打磨光滑,擦去粉尘后再刷涂涂料;调配好的涂料在刷涂前,应静置10~20min,待气泡散开后再使用;涂料调配好后,必须经过滤布过滤,以除去杂物,刮风天气或尘土飞扬的场所不宜进行施工,刚刷涂完的漆膜要防尘土污染;及时纠正喷涂手法,尽量避免超喷现象;合理调配两组分的相容性,应按比例调配,使用前应搅拌均匀;涂膜表面已产生粗糙现象,可用砂纸打磨光滑,然后再刷一遍面漆。对于高级装修,可用砂纸或砂蜡打磨平整,最后打上光蜡、抛光、抛亮。
  橘皮

  (1)问题现象漆膜表面有比较均匀的不露底的圆坑,涂膜表面不平滑,呈现凹凸的状态,好似橘皮。

  (2)产生原因

  ①工现场温度太高,作业环境有风,且风速过大,涂料喷涂后,表干过快,来不及流平。

  ②工件表面温度高,或烘房温度太高或过早进入烘箱,使涂料成膜快而不能及时流平。

  ③被涂物表面不平整,或涂层之间的搭配不良,影响涂料流平性。

  ④施工时黏度过大或一次性喷涂过多,涂料舒展流平慢。
  ⑤喷涂距离太远,空气压力不足;或压缩空气的压力不够,涂料雾化不好;喷涂距离太近,空气压力过大,高气压粒子撞击,造成漆膜不平整;喷枪口径小,与工件距离不合适,造成漆雾粒子大,影响了漆的流平。

  ⑥涂料的黏度过高,或涂料表干太快;使用前没有充分搅拌,涂料与未充分混合均匀。
  (3)解决方式

  解决措施不宜在高温,风速过大的环境中施工;控制工件温度,改善现场温度,降低烘道温度,加长流平时间;保证被涂物表面平整,合理搭配底面漆,涂层之间的研磨要平滑,多次喷涂时,要确保底层涂料充分干燥;调低黏度喷涂,减少一次性喷涂量,薄涂多道;选择合适口径的喷枪,调整好喷涂距离,空气压力及雾化效果适宜;调整配方,控制合适黏度,使用前须经充分搅拌,促使涂料充分混合,增加涂料流平性;已有橘皮漆膜,需用细砂纸将痕迹磨平,除去灰尘后再喷涂一道面漆。

相关文章